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,“大扫除”的习俗家至户到。
岁序更新之间,最适合打扫一下家舍,以簇新的面貌,迎接岁首。
桐华在《大漠谣》中说:“如果人的心也可以和打扫屋子一样,轻易地就能取掉一些东西,也许就会少很多烦恼。”
岁末年终,除了打扫家宅以外,最该清扫的,其实是自己的心房。
Part 01
清理无效社交:
别把太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
美国哲学家罗恩曾提出过一个“密友五次元理论”,意思是:一个人的水平,基本就是5个好朋友的平均值。
你的社交圈如何,基本决定了你这个人的格局水平在哪里。
毕业后,小周和老同学联系越来越少,成了“点赞之交”。
一天,多年没联系的小殷突然给小周发消息,说自己要结婚了。
虽然两人上学时没有很要好,念在是老同学,小周就参加了婚礼,并随了1000元的红包。
一转眼已是两年后,轮到了小周结婚邀请小殷。小殷说:“忙,去不了,给你发个红包吧。”
收到红包的那一刻,小周懵了,88.88元。
在这之后,小周再没与小殷联系过。小周说:“交往多年,没想到她这个人为人如此。”
无效社交,杀死的是你的情绪能量,和对生活、工作的正面反馈。
升级社交圈,提高社交质量,你也可以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。
清理朋友圈,择人而交,可以收回被无关的联系人占用的社交精力。
沈熹微在《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》中曾说:“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,整理自己。”
清理社交圈子,打扫自己的心房,别在道不同的人里孤独。
腾出空间给自己、新的人,人生才能进入游刃有余的状态。

Part 02
清理心情:
调整好情绪再出发
作家刘娜说:“情绪是一把枪,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,枪口其实是对准了自己。”
作为心理咨询师,我经常会接待一些被情绪控制的来访者,前几天,来访者小琦和我抱怨说,最近总是很烦躁。
我问她整天都在忙什么,她说,周一到周五忙着工作,其他时间忙着照看孩子和老人。
于是我建议道:“再忙,也要挤出点时间给自己,你会发现焦虑能减少很多。”
后来,每一周就算再忙再累,她也要给自己半天的留白。
在这半天里,她享受独处,把孩子交给丈夫或老人,自己去阅读、去健身。
她告诉我,留白后,她的情绪有了纾解的渠道,感觉生活变得好了很多,和亲人的关系都更和睦了。
情绪的野象,需要有一个温良的驭象人,驾驭它在人生旷野奔跑。
人生的旅途中,调整好心情,满心欢喜地出发,看到的都是善人;
清扫掉阴霾,善气迎人的启程,遇见的皆是朋友。
恰如《山中花开》一书中所说,“不要只想着填满,而要懂得留白,空荡的地方,才能听见灵魂的声音。”
清扫自己的心房,留些空白给自己,寻得内心的平静,再继续启程远行。

Part 03
清除杂念:
心无杂念是成功的开始
歌德曾说:“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,骑上这匹,就要丢掉那匹。”
《孟子·告子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
弈秋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围棋高手,有两个年青人因仰慕他的棋技,前来求学。
弈秋欣然应允,并耐心教导他们。
一次,弈秋选择在室外授课时,恰巧有只大雁在头顶盘旋,一名学生马上被其吸引,然后拉弓射箭,将大雁射了下来。
而另一名学生却根本没看到大雁,只是专心致志地听着弈秋的讲解。
两名学生原本智力与基础都相差无几,但最终棋技却有明显的差距,原因就在于两个字:专心。
真正的聪明人,会把杂念抛在脑后,专注地把一件事做好。
恰如王安石在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中所说:“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。”
大意是,人的成功因为专心做一件事,失败是因为杂而不专。
心中杂念太多会让我们分心,最后,沦为一个被欲望支配的木偶,离成功越来越远。
就如你要种一棵苹果树,想结出大的果实,首先疏花时得剪掉过密的花。
不然在后期的树上,只会有密密麻麻酸涩的小苹果,反而无法结出大果实。
心无杂念时,心中会形成正念而非妄念,指引你离理想更近。
人生亦是如此,想得太多,养分和精力往往被杂念消耗得不够用,又怎能有所成就?
什么都想要的人,往往什么都得不到。
许多人一生碌碌无为,究其根本,是杂念太多。
新的一年,清扫杂念,才能更专注。
人生在世,不要让太多思绪扰乱步伐;清除杂念,让生命的轨道极简且自由。

Part 04
刘慈欣在《三体》中说:“不要轻视简单,简单意味着坚固。”
清扫心房,就是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,保留坚实的本质。
给新年大扫除,方能获得美好;给心灵大扫除,方能强劲有力。
人生朝露,精力有限,别把太多人和事请进自己的生命。
最高级的断舍离,是清扫自己的心房,生活极简,才能精神自由。
– END –
作者简介:逃熙,一个暖心的写手,充满正能量的长期主义者,只想把读书写作这些美好的事情坚持下去。